Loading content, please wait..
  訪客人數: 1835615
回首頁 關於我們 分校介紹 特約廠商 教學案例 網站連結 聯絡我們
 
 
 
帳號:
密碼:

[ 登入說明 ]
 
 
訊息公告
留言版
討論區
英雄榜
投票所
文章欣賞
線上報名
生活留影
行事曆
 
 
 
目前位置:首頁/文章欣賞
文章種類 : 好文共賞
文章標題 :

孩子不尊重你?別急著生氣 先記住『烏鴉定律』

本文 : 當孩子不尊重你時,別急著生氣,更別急著講道理。記住「烏鴉定律」,才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心理學家說過:「真正的傾聽,不是急著評價,而是用對方的心去感受他的世界。」
但現實中,大多數父母遇到孩子不尊重,第一反應就是:憤怒、指責、講道理。
結果呢?
你苦口婆心,孩子嫌你囉嗦;
你一聲吼,他甩門而去。
為什麼我們的愛,換來的卻是疏遠?
我有位朋友,最近向我訴苦。他說國中女兒對他越來越冷淡。他每天早起做早餐、接送上下學,但女兒一回家就躲房間打遊戲,連句謝謝都沒有。
有次他忍不住說:「我這麼辛苦,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?」
沒想到女兒冷冷回了句:「你自願的,我又沒逼你。」
這樣的場景,你是不是也熟悉?
其實,孩子不尊重父母時,若我們選擇情緒對抗,只會把彼此越推越遠。
心理學上有個「烏鴉定律」,意思是:
你對待別人的方式,就像回力鏢,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。
就像烏鴉的叫聲,
你若大聲吼牠,牠叫得更大聲;
但若你平靜以對,牠反而安靜。
那位朋友,我提醒他:
「別再用審問的口氣質疑女兒,換個態度試試。」
後來,女兒晚歸,他不再責罵,只淡淡說:「這麼晚回來,我有點擔心你。」
接著,他什麼也沒說。
女兒愣住了,不久之後,開始主動解釋:「是同學過生日,手機沒電了。」
後來,他們的關係慢慢改善了,還能坐下來談心。
所以,為什麼「烏鴉定律」最有效?
(1)情緒對抗,只會激起叛逆。
當你憤怒時,孩子的大腦會自動進入「戰鬥或逃跑」模式。
你越罵,孩子越築起心牆。
你說:「你怎麼那麼沒禮貌!」
孩子心裡想:「你自己也不尊重我!」
但如果你說:「你剛剛的話讓我有點難過,能聊聊嗎?」
孩子反而會開始反思,對話才有機會發生。
(2)講道理,不如做榜樣。
父母老愛說:「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。」
但孩子更在意:「你自己做到了嗎?」
我鄰居老罵兒子沉迷手機,但自己下班回家也躺著刷短影片。
直到他戒掉手機開始看書,兒子才好奇:「爸,你怎麼不滑手機了?」
三年後,兒子竟然主動借書來看。
(3)尊重是相互的。
很多時候,孩子不尊重,其實是家庭氛圍的鏡子。
有位單親媽媽,總說兒子動不動對她吼叫。深入了解後,發現她平常對孩子說話也充滿嘲諷。
後來她改口:「這次比上次進步了,下次再努力一點。」
兒子的態度也慢慢柔和了。
尊重,就像照鏡子:
你先笑,鏡子才會笑。
(4)接納現狀,才能改變未來。
你越逼,孩子越反彈,就像手壓著彈簧,壓得越緊,反彈越大。
當孩子說:「煩死了,別管我!」
你可以平靜說:「好,你先冷靜一下,想聊再來找我。」
這話的潛台詞是:
我尊重你的情緒,
但我也一直都在。
往往不到半天,孩子就會主動來找你。
如何實踐「烏鴉定律」?
?按下情緒暫停鍵。
當孩子頂嘴,先深呼吸三次,告訴自己:
「憤怒解決不了問題。」
暫時離開現場,去倒杯水、整理東西,待情緒平復再溝通。
?用「我訊息」取代「你訊息」。
別說「你怎麼這樣沒禮貌」,改成
「我有點難過,因為我在乎你的態度。」
讓孩子知道你說的是感受,不是指責。
?從小事開始,正向激勵。
每天找一件孩子做得好的事,真誠稱讚:「你今天把垃圾倒了,謝謝你。」
正向反饋,會讓孩子越來越願意被看見。
?守住底線,溫柔但堅定。
遇到不尊重,可以平靜說:「我不接受你這樣說話。」
不用咆哮,更不用翻舊帳。
就像訓犬師說的:態度堅決,語氣溫和。
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:
「人際關係的煩惱,都來自我們干涉了別人的課題。」
我們控制不了孩子的反應,但能決定自己的態度。
別再試著用「控制」換來孩子的尊重,
你越穩定、越尊重,
孩子就會回應你同樣的尊重。
記住,與其生氣,不如先改變自己。
當你轉變,孩子才有機會跟著改變。
★ 「你先笑,鏡子才會笑。」
如果你也贊同,幫我按個讚或分享,讓更多爸媽懂得用「尊重」走進孩子的心。  
點閱率 : 5  
文章評分 :
加入評分 : 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
 
版權所有 2006 © 偉達文理補習班 .地址:高雄市前鎮區武慶一路8號 .電話:(07) 7161966 網頁設計 by Good institution